烽火文脉,使命如磐。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合翼”实践团队奔赴四川宜宾,以“烽火守文脉,使命续荣光”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追寻。四天行程,步履铿锵,从抗战遗址到高校讲堂,从社区基层到烈士陵园,团队在旧址触摸历史的纹路,在交流中传递精神的火种。

7月7日,团队首站抵达抗战文化重镇李庄。走进李庄抗战文化纪念馆,泛黄的文献、斑驳的实物,无声诉说着烽火中文化机构西迁的壮举。同济大学旧址群内,书桌讲台犹在,师生笔耕不辍的剪影仿佛穿越时空;中国营造学社的图纸与赵一曼纪念馆的枪械,一柔一刚,共同诠释着“文以载道,武以卫国”的信仰。
7月8日,红色火种在高校点燃。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内,重走领袖考察路线的每一步,都是对新时代使命的思考。翠屏校区的宣讲台上,团队成员以鲜活史料铺展抗战画卷,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融入生动讲述。在此之后,实践团队奔赴成都工业学院,两校青年围炉共话,在思想碰撞中延续红色记忆,让那段峥嵘岁月的精神力量愈发清晰可感。
7月9日,团队深入探访了李庄镇与北门社区。通过一次次采访,倾听民众对抗战记忆的认知;通过一场场宣讲,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社区工作者的一句“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未来”,道出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
7月10日清晨,宜宾市烈士陵园松柏肃立。团队成员俯身描红墓碑,每一笔都是对英烈的庄严承诺;纪念馆内,讲解员动情讲述,将血色岁月凝成永恒的箴言。默哀时刻,历史与当下在此刻交汇——唯有铭记,方不负山河。
四天实践,是一次精神的淬炼,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当理论照进现实,当历史融入血脉,“知行合翼”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旧址每一寸印记,用声音传递先烈未尽的故事,让红色文化在青年的讲述里有了新的温度。烽火已远,文脉长存;使命在肩,荣光永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