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是: 学校首页 -> 正文
工作动态
童伴筑梦支教行 校际交流共奋进|“脉承初心,桥连征路”团队活动纪实(三)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9日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青春投身实践,热忱点亮乡野。7月10日,“脉承初心,桥连征路”社会实践团走进泸定县冷碛镇邓油房村“童伴之家”,开展“童心筑梦,薪火相传”主题支教活动。团队成员通过趣味课堂、互动实践等形式,为乡村儿童播撒梦想种子,在支教过程中传递长征精神与民航精神,共绘青春奋进画卷。

讲解环节,团队成员以五四精神为切入点,先向孩子们简要介绍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子为救国图存挺身而出、追求真理与进步的历史。紧接着引入泸定桥的故事,向孩子们阐释长征精神的内涵,传递绝境中永不言弃的信仰力量。并由此结合民航精神,说明民航人守护飞行安全的职业操守。孩子们开始对英雄精神有了初步了解。

折纸飞机活动里,团队成员指导孩子动手制作,借纸飞机关联精神寓意,引导理解长征先辈与民航人对理想、责任的坚守。孩子们书写心愿并掷出纸飞机,将精神感悟融入实践。在最后的你画我猜环节中,孩子们以画笔呈现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一方即兴作画,另一方根据画面猜测内容,现场氛围轻松活跃。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释放创造力,增进彼此默契,让支教活动更添童真与欢乐。

团队积极拓展实践格局,与四川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语”润康巴推普实践团、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等多支高校实践队伍开展战略协作。同时,深度联合“语”润康巴推普实践团,协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程,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夯实语言文化根基。协同四川民族学院队伍以及昆明理工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面向青少年群体及兄弟院校实践成员,以通俗化阐释、案例化解析宣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在基层沃土焕发生机。

交流现场洋溢着真挚情谊与思想碰撞。“语”润康巴推普实践团以共享甘甜西瓜的质朴方式,生动演绎了“半瓤蕴真情,同心育新苗”的协作精神,成为校际协同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脉承初心,桥连征路”社会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青年深入基层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精神的播种者、协作的践行者。团队将持续探索“红色基因传承+专业特色赋能+跨校协同攻坚”的长效机制,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绽放永恒光芒。

团队成员张紫菱感悟:为孩子们科普民航奥秘时,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星光,是我最大的慰藉;讲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史诗,那份对家乡英雄的崇敬之情,深深感染了我。你画我猜的欢声笑语,瞬间拉近了心灵的距离。在这次实践途中与其他高校队伍的相遇与交流。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分享,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体会到青年学子服务乡村、传递知识的共同热忱。

团队成员邓家豪感悟:在本次实践当中,我在邓油房村“童伴之家”支教时,我借创意折纸让理想起飞,用你画我猜的互动,把信仰火种埋进孩子眼里;校际交流中,与多校团队并肩,在推普课堂教乡音转普通话,于政策宣讲把“八项规定”讲成家常话,攥指成拳凝聚合力。这段日子让我彻悟,青春该把小我揉进乡村振兴大我,以实践传薪火,靠协作推振兴,让红色基因与青年担当,在基层灼灼闪光。

团队成员李佩洛感悟:在村里支教时,带着孩子们折纸飞机,当一个一个飞机飞离手掌,孩子们的梦想与未来在飞行轨迹中连续成桥梁;画水彩画时,他们总把天空涂成深浅不一的蓝。那些稚嫩的脸庞,让我仿佛看到“桥”的未来。

在与推普团队交流当中,听他们教孩子们用普通话讲红色故事,忽然懂了“脉承初心,桥连征路”的意思。我们教折纸飞机是架起逐梦的桥,他们推普是架起沟通的桥,而不同团队的经验碰撞,又让这些桥彼此相连。原来“搭桥”从不是孤军奋战,是无数双手一起搭起通往远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