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是: 学校首页 -> 正文
工作动态
泸定桥前寻史脉 长征魂里淬初心|“脉承初心,桥连征路”团队活动纪实(二)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9日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回溯历史、感悟精神是筑牢信仰根基的关键。7月9日,“脉承初心,桥连征路”社会实践团队赴泸定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校地联动宣讲、历史现场教学等形式,在“红军飞夺泸定桥90周年”之际,系统体悟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在革命热土上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信仰升华。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雕塑群前,团队成员以艺术为媒介,与其展开精神对话。组雕运用现代装饰手法,通过极具张力的动态线条与速度意象,呈现出红军战士昼夜奔袭240里的“急行军”姿态。雕塑凝固的不仅是历史瞬间,更是“大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密码,为新时代青年注入攻坚克难的原生动力。

随后,实践团队步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开启系统化党史研习。通过讲解员的深度解说,以及展馆内的300余件珍贵文物、动态战役沙盘、全景影像史料,生动还原出“十三根铁链托起共和国”的壮烈史诗,深化了团队成员对长征精神内核的认知。

实践团队与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党员干部共同举行庄严仪式:向英烈敬献花篮;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共学《飞夺泸定桥扭乾坤》微党课;在肃穆的仪式共鸣中,团队成员经历党性教育的深刻洗礼。

实践团队深入长征见证地——摩西古镇,在红军长征纪念馆、毛泽东故居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于历史场域中感悟战略智慧与领袖风范。

在红军长征纪念馆,队员们通过珍贵史料与场景复原,系统学习关乎红军存亡的历史转折“摩西会议”。1935年5月,面对敌军围追堵截与内部路线分歧,党中央在此召开紧急会议,以非凡政治定力统一战略思想,作出“强渡大渡河、北上抗日”的关键抉择。这一课深刻启示着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源于对正确道路的坚守,充分印证了“旗帜指引方向,道路决定命运”的历史真谛。

踏入毛泽东故居,简朴木屋的陈设如琥珀封存,凝固住珍贵历史瞬间。屋内悬挂的党旗、煤油灯下的旧书案,生动再现了长征途中领袖运筹帷幄、彻夜谋划的场景。故居前矗立的中年毛泽东青铜雕塑,以昂首远眺的英姿昭示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

现场教学聚焦战略转移中的决策智慧:从四渡赤水到强渡大渡河,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展现出实事求是、因势而变的卓越领导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早期实践范本。

团队成员张煦卿感悟:当我踏上泸定桥的红色土地,望着雕塑中凝固的“急行军”姿态和纪念馆里的珍贵文物,长征精神在我眼中具象可感。“摩西会议”的抉择更启示我:唯有坚守正确方向,方能披荆斩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传承这份勇毅,把长征精神融入青春征程,以脚步丈量红途,续写信仰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

团队成员陈汉霖感悟:站在泸定桥上,脚下是奔腾的大渡河,眼前是锈迹斑斑的铁索,我仿佛看到90年前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夺桥的身影。纪念馆中珍贵的文物和生动的讲解,让我更加明白“十三根铁链托起共和国”的艰辛与壮烈。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我将铭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