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志愿服务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助力作用,7月11日,“知行石棉·青马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带着热忱与汗水,深入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的农家院坝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乡村全面振兴的种子。
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公共环境整治的号召,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实践团队在新民村开展“绿手指”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村民们捡垃圾、修杂草,用实际行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助力优化乡村公共服务细节,让“绿色中国”的理念通过青春实践在乡村落地生根。
政策的温度,藏在泥土里、飘在炊烟中、落在村民的手心里。当日,实践团队协助村委会开展脱贫户及监测户农业物资需求(猪仔)发放活动。村民们背着沉甸甸的篓子,脸上都是幸福。这份喜悦不喧哗,却像田里的庄稼一样扎实--是看得见的盼头,是摸得着的幸福。装猪苗的车空了,村民们的心满了。参加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团队成员了解到,新民村的猪苗发放活动已经持续了几年,并且会为相应村民送去饲养物资,从实际出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烈日下,实践团队跟随村委会的脚步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群众心声。此次走访活动聚焦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与期盼,重点围绕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文化服务等方面,广泛征集具体的、可行的“小心愿”。团队成员协助村委会记录并整理村民反映的诉求与建议。
团队成员 唐心一:今天,我们告别了新民村。初到时,这里的一切于我而言都带着几分陌生。但短短三天的社会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我们所做的点滴正为村民们带去实在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不舍,新民村用它的温度让我懂得了,一定要真正走出去看看,走出去实践,才能真正触摸到生活的肌理,感受到政策落地时的真实分量。那些村民脸上的期待与喜悦,不是书本里的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
团队成员 邵钰颖:关于新民村的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藏着土地的韧性、日子的热气。原来所谓“扎根”,就是去听懂每片土地的心跳,接住那些藏在烟火里的期盼。驻村书记身上体现出来的“什么是真正的扎根在土地上”,唯一的老师,多年如一日为孩子的坚守,还有村民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下次再见时,我想听到大家说“今年枇杷的收成很好”。

青春因志愿服务而闪光,乡村因青春奉献而焕颜。实践团队用真切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守护家园洁净的汗水、点燃致富希望的协作、走村入户倾听真实的心声,这些共同编织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