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知行石棉·青马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联合迎政乡人民政府、新民村村委会及"探兴文旅·续章石棉"社会实践队,在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成功举办以"青春舞台在乡野,振兴路上共欢歌"为主题的村晚。多方携手用青春和活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添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队成员与当地儿童共同完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墙绘,探索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的新方法。未干的颜料折射出儿童对未来的向往,画笔刷出乡村振兴的树苗。团队成员把小小的他们轻轻托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梦想开花结果。
包饺子,最能体会乡村质朴的烟火气。为了拉近与当地儿童的距离,实践团队邀请当地儿童一起包饺子。团队成员用心地手把手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懂得了动手的乐趣,也让成员们近距离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碗热饺子下肚,暖的是胃,连的是心。乡村儿童的成长,需要的不只是偶尔的陪伴,更是长久的牵挂与实在的守护。这件事,得细水长流地做下去。
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场和儿童精心准备的“村晚”拉开序幕。孩童的欢笑声、柴火的噼啪声、音乐的起伏声交织在一起,这不仅是村民们美好生活的体现,更是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力量写照。这场双向奔赴的联欢会,点燃了夜晚,同时,也增进了心与心之间的情谊。村民们的自信和快乐,是乡村振兴最鲜活的“注脚”。
团队成员钱韵颐感悟:清晨,我们伴随着日出打扫新民村的小学,虽然汗水浸透衣背,但是看着焕然一新的校园,我们所有疲惫都瞬间消失。下午我们带着村里的小朋友们跳舞、包饺子、画墙绘,他们天真的笑声让我们感到很幸福。村晚上,我们和村民们一起唱歌、跳锅庄舞,歌声伴着村民淳朴的笑容在山间回荡。这一天,我们在劳动中传递温暖,在欢笑里体会乡村振兴的真谛。用真心播种希望,用行动收获感动。
团队成员杨以晨感悟: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孩子如此亲近地相处,他们纯真的眼神、灿烂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我在这快乐与充实中,也隐隐感受到了那些藏在他们眼中对更多陪伴的渴望,意识到还有许多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今晚的篝火如同一常奇妙的梦境,让我沉浸其中。我深深地眷恋上了这片土地,眷恋这里的风土人情。虽然这一天的奔波让我疲惫不已,但每一个瞬间都如同珍宝,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我期待着下一次与这里的重逢。

乡村文化的振兴,不是冰冷的规划,而是鲜活的生长;不是一味的“改造”,而是唤醒乡土里本就有的力量。孩子们的参与让乡村活力尽显,让人们认识到他们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具潜力的“生力军”,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