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梁筱梅 报道: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圆满落幕。我院三位教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教学设计和优秀的AI应用能力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学院在思政教育数智化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扎实成效。

梁筱梅老师的作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航空从跟跑到领跑的强国之路》在大赛的“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应用课例”方向获二等奖。其课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核心、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为叙事主线,融合AI讲伴、数字人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将C919、六代机等航空案例融入理论教学,激发飞行专业学生的科技报国情怀。梁筱梅老师指出通过技术赋能历史变得可感、理论变得可知,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必须紧扣学生专业、融合技术手段、贯穿人文温度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苟利君老师的作品《生成式AI赋能下的文化破圈:从<黑神话悟空>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大赛的“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应用课例”方向获三等奖。其课程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为案例,引导学生从文化内核、科技赋能、青年使命三个维度理解文化自信与实践路径。课程运用生成式AI、翻转课堂等智慧教学手段实现“理论+技术+情感”深度融合。苟利君老师强调:“技术是连接青年与文化使命的桥梁,希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文化创新热情。”

石磊老师在大赛的“AI教育智能体设计与创新应用”方向获三等奖。其作品《“小飞马”智能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I智能教学新助力》聚焦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构建“提问—解答—拓展引导”递进式交互机制,实现课前预习、课中答疑、课后拓展的全流程智能辅助,有效提升教学精准性和学生参与度。石磊老师表示在学院老师们的积极帮助下“小飞马”智能体应运而生,为持续建设四川省一流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工具支撑,也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内涵式发展的有益尝试。
此次获奖是我院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浪潮的成果缩影。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鼓励教师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航空特色的“蓝天上的思政课”。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