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是2020年获批的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为服务成都航空产业发展,经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批准,现予发布《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2024年度课题申报指南》和《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2024年度课题申报公告》,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航空强国的具体实践,推动航空文化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和学科体系创新,着力推出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成都航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二、课题类别
本次课题申报面向各高校、企业、科研院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课题立项本着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共设四类课题: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自筹课题。
重大课题:负责人原则上须具有正高级(或相当于正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项目要求在1年内完成。结题成果为至少1篇SCI或SSCI或CSSCI论文,或取得国家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或公开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理论版、《求是》发表理论文章1篇,或通过基地向社科联《社科成果要报》(内参)报送研究报告并得到党委、政府部门市厅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次。基地资助重大课题经费2万元。
重点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职称或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项目要求在1年内完成。结题成果为至少1篇北大核心或AMI核心论文,或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部,或取得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或公开在省部级党报党刊(理论版)发表理论文章1篇,或报送研究报告被其他内参采纳或得到党委、政府部门市厅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1次。基地资助重点课题经费1万元。
一般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项目要求在1年内完成。结题成果为至少1篇在国家第一批、第二批学术期刊或其他知网收录且影响因子不低于0.4的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在省部级出版社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部,或公开在党报党刊发表理论文章1篇,或经基地培训、审批成功向社科联《社科成果要报》(内参)报送研究报告1篇。基地资助一般课题经费4千元。
自筹课题:项目要求在1年内完成。结题成果为达到一般课题结题成果,或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部。
以上项目结题成果发表、报送或出版时均须注明:“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XXXXXXXX)”字样。
项目不能按时结题而确需延期的,必须向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提交书面延期申请,待批准后方可延期结题。重大、重点课题最多延期2年,其他课题最多延期1年。
三、相关要求
(一)选题要求
申请者应根据《课题指南》确定选题方向、研究内容,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对于《课题指南》未涉及的选题方向,只要符合课题立项指导思想,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原创性、开拓性,且确有理论、实践价值的,申请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进行课题申报。
(二)其他要求
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4年度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申报作如下限定:
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本次年度课题。
2.已获本中心立项尚未结题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3.各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项课题申请。
4.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课题。
5.申报课题须按照《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
四、材料报送
本年度项目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1月7日。请项目申请人在截止日期前把审查合格的申请书及活页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纸质版提交至科研处项目科715办公室,并提交申报书及活页电子版和单位申报统计表电子版到科研处项目科邮箱cafucxmk@126.com,附件内容请加中心群后在群文件中下载。
研究中心联系人:田宏宇
电话:028-88459392;17345898962
QQ号:956042141
电子邮箱:956042141@qq.com
中心QQ群:584152663(请项目负责人加群)
校内联系人:科研处项目管理科,桑文军
电话:0838-5182031